1月龄宝宝患上重症肺炎! 支气管镜探查找出“真凶”
发布日期:2025-03-25 10:53    点击次数:13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刁明杰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内科为一位1月龄患重症肺炎的宝宝完成支气管镜探查,经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测提示,宝宝主要是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医护团队精准调整治疗方案,宝宝最终得以顺利好转,康复出院。

1月龄宝宝患重症肺炎

患儿仅1个月零8天,因“咳嗽3天,呼吸急促1天”就诊于医院儿内科。医生检查判断宝宝得了重症肺炎,且病毒性肺炎可能性大,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与宝宝父母沟通后紧急收入病房治疗。住院第2天,宝宝病情无明显好转,而且出现了点头样呼吸、喘憋、吃奶差、睡眠不稳等情况,心率高达170次/分,吸氧状态下氧合仅90%左右,紧急胸部CT检查见其双肺弥漫性间质病变伴过度通气,右上肺团块状实变影。医护人员立即为宝宝上了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护理、调整治疗方案,加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治疗。经过调整,宝宝病情开始好转。

在随后的治疗中,宝妈反复提及在孩子出生后的1个多月时间里,曾多次出现喂奶后呛咳,作为新手妈妈,她一直怀疑宝宝的肺炎不是病毒感染,而是呛奶导致的。妈妈因此紧张、焦虑,甚至不敢给宝宝喂奶。为进一步查明病因,缓解家长的焦虑,科室多番讨论认为:宝宝有多次呛奶病史,胸部CT右上肺后叶实变,确实不能排除奶液吸入性肺炎,选择合适时机为宝宝进行支气管镜探查和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测方案是可行的。

支气管镜探查明确病因

宝宝撤离无创呼吸机后,在儿内科儿外科病区护士长季蕾、内镜中心护士刘晴、孙含笑的配合和照护下,儿内科医护团队顺利为宝宝进行了清醒支气管镜探查和灌洗。

术中灌洗液没有明显奶液样物质,整个操作过程非常顺利。宝宝检查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低氧等表现。经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测提示,宝宝主要是因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医生继续密切观察宝宝病情,精准调整救治方案,宝宝一天天好转起来。排除了呛奶导致的肺炎,宝妈也放下了心理负担。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得力助手”

随着无创、微创诊治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支气管镜技术已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4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内科为500余例重症肺炎、“白肺”、不明原因咳喘等患儿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肺灌洗、取痰栓、取异物等诊疗操作,效果显著。近半年,还开展了静脉麻醉下儿童支气管镜操作,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儿内科除了开展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和肺灌洗、取异物等操作,还开展了新生儿支气管镜探查术,为新生儿呼吸困难尽早排除气管软化、气管瘘等先天发育问题。

先天性脊髓性肌萎缩患儿由于广泛迟缓性麻痹和肌萎缩,往往合并呼吸肌无力、呼吸功能衰竭、反复重症肺炎迁延不愈等问题,为解决这部分患儿就医需求,在麻醉科保驾护航下,儿内科开展了清醒状态肺灌洗治疗。目前已经为10余例脊髓性肌萎缩重症肺炎患儿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及肺灌洗治疗,受到家长认可。

医生提醒,感染是小宝宝患病的第一天敌。6月龄以下婴儿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极易感染的高发人群,极易出现病情变化快、喘憋、呼吸衰竭等表现。影像学多为支气管壁增厚、过度通气和肺不张等表现。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远期结局还可能出现持续性肺功能受损、婴儿期反复喘息、哮喘等并发症,需要引起家长重视。